close
18-08-2021
多得萬能的Facebook,我找到很多小學的同班同學。多年沒見,我們成為了陌生的老朋友,偶爾也會出來吃吃飯。今晚除了聊聊我的感情狀況,也天南地北地胡扯了很多。
席間其中一個同學朱姐問我:「其實你以前和哪幾個同學比較熟?」
我回想一下,好像說不出什麼名字,我好像和好多同學相熟,又好像和哪個都沾不上邊。
朱姐繼續說:「以前我們都很怕你,因為每次你都會說很多難明的事,久而久之我們一看見你就跑開了。」
原來,自小到現在我都沒有變過,以多言來掩飾自己的寂寞,在不能聽音樂的時候,就用自己的聲音充斥著空間,我的世界還不允許我靜下來。
雖然我是多言,但不代表我言之有物,或者能和人溝通,因為我的說話方式是「打岔型」。家庭治療大師沙維雅(Virginia Satir)指出,某些人和其他人溝通時,會按情況將重點放在自己、他人和環境,三者平衡就是良好的溝通,叫「一致型」(4.5%);過份強調自己的會變成「指責型」(30%);過份重視他人的是「討好型」(50%);只看環境的是「超理智」(15%);三者都忽略的是「打岔型」(0.5%)。
對,從唸大學接觸到沙維雅的理論開始,我就知道自己的溝通模式是「打岔型」,這種人溝通時不表達自己,而是用「不溝通」來溝通,言不及義、用搞笑跳tone來岔開話題。這樣做或許可以避免他人接觸自己的內心,也可以忽略他人的感受,這樣我才會有安全感。
原來從小我已經有這樣的傾向,不過以前不知道,結果就是和其他人的鴻溝變得越來越大;不過就算現在知道了,我都好像不知道怎樣才能改變。或許仍需靜待蛻變的時機吧?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